他二十年来坚持“倔强”地纯手工制鸟笼;
他一家三代接力制作“佛鹤狮头扎作”;
他坚守金箔锻造技艺“一件事一辈子”……
他们并非拥有什么特殊技艺,
反而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
他们制作的都是生活中的日常物件,
从事的都是发轫于民间的“日常事”。
这些传统手艺还保持着从前的姿态,有的可能会被认为太老旧了,有的可能会被说太古板,但他们还在坚守,通过一件件作品展示着传统手艺。他们就是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制作的能工巧匠,也是南海“官宣”首批59名第八类特色人才其中之一。
一家三代制作“佛鹤狮头”
“我这一生都扑在狮头上了,正是这份热爱才让我坚守至今,多一份‘人才’的荣誉,很开心。”得知获评南海区特色人才,南海非遗“佛鹤狮头扎作”传承人叶競循说道。
佛鹤狮头扎作区级非遗传承人叶競循与他创作的佛鹤狮头。(资料图片)
南海的狮头扎作早在多年前就盛极一时,别具地方特色。
狮山大圃颜峰村叶競循一家,从清末起,三代均以狮艺制作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看准狮艺用品市场的空白和商机,在颜峰村设厂经营,除经营狮鼓皮加工外,增加了狮头制作,为周边众多龙狮团队提供狮艺用品。叶氏兄弟因此成为南海少有名气的狮艺制作高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适应现代高桩狮的发展需求,叶競循一家不断摸索和革新,开发出兼具佛装狮和鹤装狮特点的新品种:佛鹤狮。
佛鹤狮狮头比传统佛装狮轻便近一半。保留了传统南狮制作夸张、神采飞扬的特点,同时吸收鹤装狮轻便的长处,更经久耐用。
如今,佛鹤狮覆盖国内多个省份,还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佛鹤狮头扎作”列入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十年坚持纯手工制鸟笼
同样获评南海区特色人才,20年来都扑在纯手工制作竹鸟笼上的陈啟新,正在申请省级非遗。
2018年,他以木雕《绣眼鸟笼》,获得2018年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成果展暨第七届中国金艺作品评比大赛金奖。
竹鸟笼的编制技艺曾流行于陈啟新的家乡清远,40多岁的他成了所有掌握这项技艺的师傅中最年轻的一位。陈啟新每天花费11个小时,一个月做出两个竹鸟笼。
陈啟新介绍,从毛竹变成鸟笼,有数百道工序。比如要把竹子弯成一个正圆形,就要先用火烤热,然后不断地按着圆形模具的外沿,小心将之打成圆形;无论是圆形的底盘,还是每根竹条,外表都要光滑,不能有丝毫马虎。
为做好笼子,陈啟新养过画眉、绣眼等各种鸟类,他整天观察鸟儿在笼子里的动作,揣摩出每种鸟类爪子最舒适的握距,“一个好的竹鸟笼,除了外形美观,顾客拿着舒服,鸟儿在里面也要住得舒服。”
正因如此,陈啟新的手工鸟笼能卖到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
一辈子坚守金箔锻造技艺
佛山金箔锻造技艺,是源于宋元时期中原移民传入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为南海区首批特色人才的吴深龙正是这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金箔锻造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吴深龙。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吴深龙父亲吴宝光创办了南海联和金箔厂,18岁时,吴深龙就跟着父亲学习金箔锻造技艺。一般人八年才能出师,他只花了三年。
五两重、拇指头大的一块黄金,经过溶金、打帖等十几道工序,可以被吴深龙打造成三万多张厚薄均匀、薄如蝉翼的金箔。
(吃瓜群众吃惊脸)
what?三万多张?!
是的没错,金箔锻造的工序繁琐复杂、技艺要求极高,所以以前每一个工序都由一位手艺人负责,但吴深龙是全行业第一位掌握全套技艺的人。
金箔锻造工序。
30多年来,吴深龙凭借熟练的金箔锻造技艺,打造的金箔成品远销海内外,被广泛用于国内数十家寺庙的佛像装饰,广受好评,为佛山金箔技艺的发扬光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吴深龙对佛像进行装饰。
他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如2009年7月金箔木雕《九龙如意》获中国工艺协会主办的“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2011年12月陶艺《达摩航掌》获中国工艺协会主办的“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
“在传承和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对艺术品完美的追求,来影响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对恭谦、诚信、和谐和仁爱的追求。”吴深龙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者始终要有一颗弘道之心,要不断通过学习、探索和创新,促使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部门说
认定传承人为特色人才
推动非遗保护文化传承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老传统、老技艺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传承、发展遇到了困难,南海也不例外。
南海区委组织部人才政策统筹科科长黄健忠表示,首次把非遗传承人纳入南海特色人才,就是希望让这些非遗传承人才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延续与发展,不仅让一批非遗“活起来”,还使其融入现代社会,重绽异彩。
不仅如此,南海还将加大力度支持特色人才新建各类创作工作室、创新团队等,以共同兴趣爱好,集聚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各类民间高手。
新动态
人才认定服务提速提质
办好主题教育民生实事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人才的满意度,南海区委组织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优化人才认定流程,大幅提升认定审批效率。
此次优化调整最大变化在于简化了“终审”环节,人才分类认定结果公布周期从三个月缩短为一个月,将原来须由区人才工作联席会议讨论核准认定候选人的方式,改为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签发方式核准,实现“当月申请、次月认定、即时享受”。
其中,对于因故需要延迟审批的情况,实行延迟审批理由清单“一次告知”,并将延迟时限明确在5个工作日内,全面提高认定效率。11月正式实施后,已按时限完成第七批共501名人才的认定审批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省、市、区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团队及项目,服务内容将从人才认定全面延伸到协助落实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服务、创业扶持等方面,打造优质的引进-认定-服务链条。
来源:珠江时报、南海电视
编辑:人才南海编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