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放大招”!南海勇担三龙湾融入大湾区的先锋
人才南海 6月14日 来源:珠江时报
核心提示
短短半个月内,佛山南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动作频频。从5月30日率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湾区通办”版本,到6月10日“香港西九龙开通到佛山西站高铁列车”好消息传来,再到6月11日三龙湾南海片区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召开,对外发布“重点项目提速增质十大举措”,南海勇担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下称“三龙湾”)融入大湾区的先锋……
一系列紧凑的动作,像大战开幕的声声战鼓,越擂越急,既彰显着“南海速度”,也体现着南海“起跑即冲刺”的闯劲。
破题融入新机制在全市一盘棋下布局
三龙湾建设全面提速。短短三个月,从市到区,从全市工作推进会到广佛同城化党政联席会议聚焦广州南站—三龙湾片区融合发展,再到三龙湾管委会正式挂牌……密集而又高规格的工作部署与动向,吹响了奋进冲锋号、决战号。
由于最毗邻广州南站,南海一直站在三龙湾建设的前沿,对服务大局及收获发展红利感受明显。南海一直思考如何紧抓全市建设三龙湾这一契机,在贡献南海担当中提升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形态,提升城市品质。如谋划早、行动快的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被写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南海乃至佛山对接粤港澳资源的重地。
如今,在前期积淀、区位优势及多重规划利好的“加持”下,三龙湾南海片区正成为广佛同城、逐梦湾区的“急先锋”。
然而,发展高起点也是破题的新难点。三龙湾横跨三区五镇,发展路径各有特色且很成熟,如何在市统筹下形成发展合力?如何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避免“背靠背”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层次不高及“各自为阵”难题?
三龙湾建设首先需要理顺各层级尤其是参与主体的关系,这也倒逼出“市统筹、区建设、齐分享”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之举。“市统筹、区建设、共分享”,即市里在整体规划、项目布局方面作统筹指导,而项目的具体落地建设则由区、镇街负责,共同享受三龙湾发展带来的成果。
佛山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局长盘石,在南海片区项目推进会上,特别花时间传达和介绍三龙湾的管理架构及特点。
他介绍,这套体制机制的核心思路在于“去边界”,首先规划上去边界,两市、三区、五镇,目前边界林立、死角多,未来实现一张蓝图规划,将从区划的边界、死角中释放出新的空间和价值;其次要在行政上去边界,从目前来看,管委会及片区建设局,已经形成了纵跨市区镇三级的工作架构。
当然,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是“三专三不变”,即专门的架构、专业的队伍、专注建设发展,以及原有的行政区划、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发展主体的责任不变。
6月5日,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标志着三龙湾“三专三不变”原则的正式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整合不仅体现在市统筹方面,而且随着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顺德片区建设局的授牌,区层面的统筹分工也有了平台和抓手。
按照“三定”方案,南海片区建设局法定职责是规划、建设、招商,负责片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即一手抓招商、一手抓建设,片区原有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征地拆迁、土地整理依然由桂城街道按照原有行政区划去履行职责。
“我们的队伍里既有区的同志,又有桂城街道的同志,一个团队、两种供给渠道,这也充分体现了市区镇力量的融合,体现了举全市之力建设三龙湾。”盘石介绍并强调,要增强心无旁骛、合力做“大局”的意识。
深耕项目为王广佛极点下高效发力
“交龙2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佛山地铁2号线林岳东站—广州南站盾构区间左线隧道顺利贯通;魁奇路东沿线,这条去往广州南站的快速路,开通不到三年,南海却又着手谋划南海段的景观提升改造……如果说理顺三龙湾体制机制是发展前提和保障,那么密集推建设项目,足见南海举全区之力参与三龙湾建设的战略决心与魄力。
在南海片区的48个重点项目中,在建项目19个、拟建项目29个,其中交通项目19个、产业项目20个、公服项目1个、景观项目8个,政府投入项目超过一半。对比政府投入242亿元,推进的28个交通、景观、公共服务项目,带来的资源集聚效应是可观的,如集聚的20个产业项目,投资就达1483亿元。
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携手广州,打造三龙湾这一高端平台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及价值。模糊广佛的边界,与广州的对接与合作,以一种更大的“去边界”,成为佛山上下的一致行动。
在一定程度上说,三龙湾的核心战略就是广州战略、南站战略,甚至把未来三龙湾概括为“佛山地头、广州地位”。
作为离广州最近、离南站最近的区域(三龙湾和广州交界17公里,南海占了14公里。广佛两市初步商定的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11平方公里的启动区,佛山的面积基本上都在南海片区),南海清晰地看到自身战略地位与先锋角色。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就表示,要把三龙湾南海片区打造成南海示范引领新时代的创新集聚区,在党建引领、城市形态、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共享发展、安全发展、广佛同城、轨道交通站点开发等八方面作示范。
立足广佛同城合作的战略支点优势,三龙湾南海片区如何做到八个示范?如何实现人气的集聚、产业的集聚、创新的集聚?
答案就是深耕不辍,持续在高端项目的引进与转化上发力。
依托系列高端项目,南海科创产业核心越做越实、越走越远。目前,南海片区已经聚集了星联科技、广特电器、南华仪器等一批“高精尖”领军企业。科研研发及转化方面,已进驻、拟进驻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平台5个,总投入超过100亿元。季华实验室一期已于去年年底全面动工,目前已吸引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35个科研团队合计643人报名参与,并将于2020年6月投入运营。
随着季华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和科研院所的落地,不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兴产业空间值得期待,而且强大的溢出效应无疑会大大推动南海村级工业园的改造提升,对于重振南海虎威,推动产业集群再造和空间格局再造,无疑是“一箭双雕”。
点脉把握趋势打好湾区的“流动牌”
南海区不靠海、不毗邻港澳,却通过高铁一线牵,实现了与港澳城市构建“一小时生活圈”。对于南海而言,交通的“血脉”有两条,一条是广深港高铁到广州南站,一条是香港西九龙到佛山西站。
去年广深港高铁的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搭建了一条新动脉,将大湾区中的几座核心城市贯通起来。三龙湾南海片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广佛极点的核心地带,与广州南站一桥之隔,也是广佛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广佛同城,广州南站实际上也成了佛山接入广深港高铁的“入口”。
在今年的南海两会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就透露:“我们正积极向中国铁路总公司申请开通香港西九龙站到佛山西站的高铁班次,或者途经的高铁车次在佛山西站停靠,实现佛山与香港在人才、项目、资金上无缝对接。”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日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佛山西站7月10日开通直达香港动车,1小时22分可到达,将实现南、港无缝对接。
“对三龙湾南海片区今后的招商工作,我们将继续打好‘科创牌’‘文创牌’‘港澳牌’,紧盯高端服务业,推动‘香港城’‘澳门城’项目的建设,共同打造粤港澳国际交流中心,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副局长梁桂雄说。
而在未来,依托“数字政府”的建设,数据的流动和积累,还有望应用到产业协作和协同创新的各领域,切实推进大湾区城市间的深度融合。
“政务通,则经济通,则人通。”像最新入驻三山科创中心工合空间的香港家庭教育及亲子调解专家梁淑瑜一样,在工合空间已经入驻的30个团队中,就有10个团队来自香港,他们搭乘广深港高铁在湾区城市群之间自由穿梭,也乘着“跨境通办”的东风,在南海筑下“湾区梦”。
文:珠江时报记者 冯上斌 李华
图:珠江时报记者 刘贝娜 方智恒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人才南海编辑小组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