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海新增12家企业获授“博士服务站”牌匾。卢浩能 摄 |
“这次来到南海,不是清闲的体验,而是有压力的。”才来到南海数天,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于超就已经跟着实践单位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赋科技”)的同事一起讨论项目。另一位同在金赋科技实习的清华博士生史云帆,也已经从所在部门领了3个软件研发课题。
清华博士生们的“暑期工”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日前,南海区第八届“博士进企业”科研实践活动启动后,26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来到南海,深入本土14家制造业、高新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线阵地开展为期6至8周的科研实践。
“博士进企业”与“博士服务站”是南海柔性引才行动中重要的一环。七年来,以清华大学为主的多所高校共派遣了365名博士研究生,到南海152家企业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为南海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共169个,为部分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共约1000万元。截至目前,44家“博士服务站”对接了高端博士人才团队17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5个,促成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南海的“企业+博士”,正在谱写新经济与新竞争背景下的人才经。
●南方日报记者 卢浩能 通讯员 基石
清华博士▶▶南海实践基地口碑好
相对于超和史云帆而言,来到金赋科技实习,可以说是第一次实打实的企业实践机会。
“星期二正式开始工作就参加了部门会议,星期三与同事到南海区政务数据局讨论项目。”于超说,他到金赋科技后,马上被安排参与一个对搭建企业数据库开展可行性分析的项目。对于正在攻读金融数学专业的他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我从本科开始就参加数据建模比赛,希望能以自己的建模能力帮到公司。”
同样是马上领到任务,史云帆在金赋科技的实践则更有跨界的意味。他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以芯片等硬件开发为主。他表示,此次专门选择了软件领域的公司开展实践。“只有软硬件都会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因此选择来到金赋科技,希望能学习更多软件知识,尤其是人工智能算法方面。”
史云帆说,才刚进入公司研发中心,部门经理就给了联想输入法、图像识别算法和人脸识别算法3个研发课题作为实践期间的任务。对此,他有信心能在短短数周内完成前两个。“人脸识别算法如果做不完,会带回学校接着做。”
实际上,史云帆的任务与金赋科技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金赋科技董事长任泳谊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未来数年金赋科技将研发焦点放在人工智能领域,希望将AI技术引入到政务服务审批之中。
甫抵南海,26名清华博士生便与企业“无缝接轨”。对此,史云帆就对企业氛围表示了赞赏:“同事们都很勤恳、严谨,工作氛围挺融洽。”于超也表示,南海是较早与清华大学建立校地合作关系的地区之一,“我在教学系统上看到大家对南海的评分都挺高,口碑方面比较好。”
两人的评价是南海在清华校园内口碑的印证。2018年,南海区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三星级基地(最高级)。在全国,清华大学有61家校级研究生实践基地,其中只有13家被评为三星级基地。南海区是广东唯一一个研究生社会实践三星级基地。
高才大脑赋能▶▶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改革开放40年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在南海这片土地上崛起。发展至今,南海已经步入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正如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所言,南海在这个改革纵深推进的关键期,要构建“两高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高端人才显得特别宝贵,特别重要”。
早在2011年12月,南海区就与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签订了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南海)”的合作协议。这一项及早谋划、长久持续的合作项目,开辟了柔性引才的新路径。
2012年6月,首批50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进驻南海企业。2013年以后,南海区陆续与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其他8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吸引了更多博士研究生来南海实践。
南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精,实效强”是这项柔性引才活动的一大特点。博士到企业里参与项目,一方面为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了平台,企业也能从中建立与高端人才的联系,满足自身的科研需求。
“博士进企业”的成效是实在的。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福章介绍,过去6年,其公司一共接收了16位清华大学博士生。在实践期间,博士生为该公司研发人员上培训课、查阅外文资料、翻译外文行业标准、协助工程师做好课题技术攻关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资源。”
数据统计显示,自2012年“博士进企业”启动以来,以清华大学为主的多所高校共派遣365名博士研究生,到南海152家企业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为南海企业解决技术困难共169项,为部分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共约1000万元。
44家“博士服务站”▶▶让企业储才保持“沸水效应”
“博士进企业”的产出给了南海以及本地企业更大的信心。为了让这种“人才链接”常态化开展,2016年,南海更进一步开设“博士服务站”,让南海企业可以实现低成本链接高才资源。
截至目前,南海联合有技术攻关需求的企业开设了44家“博士服务站”,注册博士会员已经超过1万人,对接了高端博士人才团队17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5个,促成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南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博士服务站”的创设有三大优势。首先,按“需”而动、随“需”应变。项目产出与效率、效果相挂钩,实现按劳分配,直接剔除了日常人力资源支出,降低企业刚性引进高端人才的成本。
其次,通过“互联网+人才”的O2O(博士团队直接对企业)运行模式,在线上用“博士直通车”进行资源整合,在线下以“博士服务站”的方式落地。如此,企业在线上发布项目,博士选择项目,博士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可同时满足各自的需求。
再次,“博士服务站”以政府购买市场服务的形式,保持了企业储备高端人才资源的“沸水效应”。所谓“沸水效应”,就是强调不仅要把水烧开,更要一直让水维持在100℃,持续沸腾。
南海区引入广州中青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博士服务站”的运营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就是通过主动服务以保持热度。借助市场化的运作,运营机构能够因应本土企业的需求,开设各类技术咨询服务,并根据企业提出的创新需求,实现“实时提需求、即时对接使用”,让博士可以持续性地为本土企业提供科研支持。如此,企业便实现了高端人才资源的长效储备。
■案例
破解难点降成本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
清华大学博士谭圣琦去年曾在广东雅洁五金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期间,他研发出基于手指静脉与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机械结构电子门锁模型,克服单一指纹锁识别率低、假指纹等问题。影像信息量增加一倍,但处理耗时降至不到1秒,并触发高准确识别率(认假率为0.0001%,拒真率为0.01%,注册失败率0%),为企业创造市场效益100万元。最终,企业与谭圣琦一起申请该结构模型的专利。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李麟曾在佛山市大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实践。他通过改造LED散热结构,灯具结点温度下降5至8℃,同时寿命延长至39000—47000小时。此项技术促成企业三款以上大功率LED路灯的生产,降低24%企业生产成本,并直接为企业创造50万元以上销售额。大明照明公司借此技术成功申请广东省LED户外照明产品标杆企业。
“博士服务站”促成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
广东赛德英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曾用名:佛山思恩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轻量型高端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平台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4月与广州中青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博士服务站”协议,并于当年7月正式被南海区授牌。
在“博士服务站”的链接下,2018年9月促成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了两个合作协议:DELTA并联机器人振动分析与解决方案,以及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引进了以华工教授陈忠博士为负责人的3人博士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先进的实验室。
“博士服务站”的落地,让该公司解决了现有机型振动产生的主要因素,迅速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大大增强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产品迭代和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实验室支撑。
同时,驻企业博士主动链接导师、同门等人才资源,并逐步链接实验室资源。该公司目前已与高校达成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共识,将进一步密切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的长期合作。
此外,人才建设还吸引了资本的关注。广东赛德英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最近还被某上市公司注资成为股东公司,就是看中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看中公司对高端人才和技术的战略规划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