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座谈会 | 深化南海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汇聚五湖四海青年人才
“希望南海能多与高校对接,让更多外地学生了解南海的发展情况”“我希望回南海发展,能有更多了解南海创新创业政策的渠道”……7月25日,南海召开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工作座谈会,邀请14名南海大学生代表参会,了解他们对南海发展环境的期待,以及未来就业创业规划。
“大学生不仅是南海引进的人才之一,也是南海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希望通过他们吸引更多人才来到南海。”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人才办主任郑作勋表示,希望通过南海已搭建的人才引进产业政策体系,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落地。
座谈会上,主办方向南海大学生介绍《南海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并了解大学生青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对南海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
现象
倾向回珠三角地区发展
“南海是我的成长之地,这片土地让我感到很亲切。”天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准大三学生邱帆说,因在外读书,她曾错过两次参与大学生协会组织的活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
和邱帆一样,此次参与座谈的15名大学生均是土生土长的南海人。他们当中既有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省内高校的学子,也有就读于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等省外高校的学生。
趁着大学生暑假回到家乡,南海特意举办了这场座谈会,希望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了解他们对南海发展环境的期待、就业创业意向等。
“我倾向于回广东发展,更倾向于留在珠三角等地。”湖南大学机械类准大二学生欧阳锦晖说。
武汉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准大四学生苏航同样表示,希望回到佛山创业就业。
“不过,了解与自身产业相关的佛山、南海产业发展情况的渠道相对有限,还是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对南海综合发展环境有更深入地了解。”苏航举例说,比如南海去年引入的广东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就与自身专业较为符合,“但了解这些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目前仅限于在网上搜索”。
建议
加强与国内高校沟通对接
“我们学院上一届有600名学生,其中370人选择考研。”苏航说,近期在班级内部开展调研的数据显示,除了3名出国、3名考公务员的同学外,只有1名同学明确要找工作。换句话说,大家对创业、就业的意向不是特别强烈。
为此,苏航建议,政府应多与高校开展合作,组织学生了解南海产业、企业发展情况,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等。“诸如学校此前组织的一些企业参观活动,都收获了较为不错的反响。一些同学在考察深圳后,也产生了留在当地的念头。”苏航说。
哈尔滨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准大三学生袁学强同样表示,哈尔滨当地政府、学校会提前组织较多企业参观、实习活动,让学生及早地了解当地优秀企业的发展情况。“南海可以学习借鉴,多组织此类活动,让高校学子及早了解南海发展的最新情况”。
除了希望进一步了解南海当地产业、企业发展情况的渠道,不少高校学子还希望能有更多实习机会,直接进入南海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
“我非常希望能够进入机关单位实习,但大多数南海事业机关单位的实习岗位,往往在学生大一、大二时间较为充足的时候,难以满足一些硬性指标要求。”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准大四学生何子扬说,进入大三假期,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公考、考研而较难赶上实习要求的开始时间,或因无法满足最低服务时长的要求。
为此,他建议,若相关部门能提供更符合外地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实习,可以让南海学子有更多的收获。
对策
搭建“一库一网三平台”
“今年4月,南海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出‘南海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希望鼓励、扶持更多的南海大学生回归南海就业创业,同时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来到南海这片发展的热土。”团南海区委书记骆智勇说。
该计划核心措施为“一库一网三平台”。其中“一库”,即青年人才信息库,南海团区委计划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方式来实现申请实习、就业应聘等相应功能,帮助大学生把握求职创业机遇。“三平台”则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服务平台。
“一网”即南海大学生联系工作网络。为增强在外求学的南海学子的归属感,今年4月,团南海区委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超30个主要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南海区青年人才联络组,在联系服务所在地区的南海大学生的同时,向更多当地的青年宣传介绍南海的产业环境、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前来南海发展。
暑假期间,南海还将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季,通过开展暑期实习、社区实践、区情教育、技能培训、团队拓展、志愿服务等丰富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资料来源:南海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