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走向振兴的“红色村”】③ 大岭村美丽“蝶变”
时间:2021-08-06 14:44:55 来源:区委组织部_Admin
大岭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西南面,距镇中心区3公里,东临矮岭冚村,南与水朗村相邻,北与大片美村相接,总面积有7.4平方公里,厚大公路从西北至东南贯穿境内。这是一片红色故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在此和大岭人民一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无数的英雄儿女洒下热血,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如今,大岭村以全面加强组织振兴建设为抓手,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盘活集体经济,推动全面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相传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岭就有刘姓村民居住,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38年10月,日军相继攻陷东江下游与广州,华南抗战就此拉开序幕。1940年10月,东江纵队的前身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区,以大王岭村作为部队机关所在地创建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部、后方医院、粮站、报社、交通站、中山书院等重要机构遗址均在本村,主要经历了“大王岭保卫战”、“更鼓楼战役”等战斗。
2020年12月,大岭村被中组部确定为广东省19个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村之一。2021年初,大岭山镇委对旧址进行修缮、氛围提升等,使之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参观、浏览打卡的热点。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的有利资源,建设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当前广东规模最大、设置水平最高的遗址类抗日战争专题博物馆,2021年4月被选为广东红色文旅护照十大线下打卡单位之一。
擦亮特色党建品牌
大岭村党委结合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制定组织振兴工作台账,明确了制度规范、组织建设、党员管理等14项工作要求,推动党建制定有指引、有规范、有落实。村党委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打造“集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树民风”等“五民”特色党建品牌,以党的建设引领,制定和完善大岭村村规民约,从青少年至中老年全覆盖抓好红色教育和惠民服务。
同时,大岭村不断强化班子建设,抓好“头雁工程”,举办3期培训班,1名本土户籍科级以上干部担任大岭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这个“红色村”的党建质量与人居环境质量同推动同进步,村党委获得2021年大岭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大岭村在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抓党建促进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提前布局、深入谋划。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2个红色基地为核心,完善“一道两桥三中心多节点”配套功能布局。一道,即打造一条展现东江纵队标志性事件的“旗帜大道”;两桥,即一条为展现“重走东纵路、最美岭山红”主题建设的民心桥,一条为串连东纵纪念馆与旧址保护区域的网红铁索桥;三中心,即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是由村委会大楼进行结构化升级,并设置一站式办事中心、430学堂等多个功能室;一个村民活动中心(红色文化馆),是由“新时代红色讲堂”、“红色朗读亭”等多个功能区组成的开放式红色文化学习平台;一个游客中心(红岭驿站),是一个能提供游客休闲娱乐及便利停车的复合型区域;多节点即多个路口设置街头小景,提升整个红色村的文化氛围。中远期项目还要建设文化体育公园、东纵党校等。
2016年,大岭村被纳入市欠发达村,通过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进一步整合地块,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市帮扶专项资金1054.4万元,由镇政府担保,暂先用于投资广东华科鼎城产业孵化有限公司厂房项目,年收益达8%,每年为大岭村增收84.35万元。2020年,村组两级总资产1892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3.3%,经营总收216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7%;经营纯收1698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3.8%。截止2021年上半年,村组两级总收入1193.3万元,同比增长5.3%;村组两级净资产为17382.8万元,同比增长4%。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大岭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洁净城市”、“行走东莞”和“河湖保洁”活动。活动启动以来,累计进村开展活动18场次,清理了河湖两岸绿化带内的垃圾杂物以及水面漂浮物、河湖沿岸垃圾等,河道水质得到优化。同时,全面开展田间窝棚整治工作。该村严格按照《东莞市田间窝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截止至2020年12月25日,全村共有田间窝棚63间,发放整改通知书63份,目前已依法拆除63间,面积约2000平方米。重建农田工具房10间,完成率达100%。此外,大岭村拓宽思路,积极打造特色精品村,结合红色美丽乡村整体规划,从村民群众文体广场、美丽田园、人文历史景观等方面着手制定创建方案,拟被推荐为2021年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