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倡导的‘基本生活靠集体,发家致富靠个人’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引入本土乡村运营官,注重发挥国资的引领作用。”3月15日,在南海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举行了一场赴浙江学习考察的交流会。在近3个小时的会议上,参加此次调研考察的学员们谈感悟、话收获、谋发展。
时间回到开年回来的第一个工作周,继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南海区委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浙江宁波、义乌、东阳、温州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旨在取经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谋划推动南海“百千万工程”建设。
“在对标先进中明方向、理思路。”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要学习浙江地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不断向改革要活力;学习浙江地区“咬定青山、久久为功”的长期主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学习浙江地区“以文化人、以文兴产”的人文精神,更加积极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学习浙江地区“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服务思维,政企之间保持良性互动,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走进“千万工程”发源地找差距补短板学经验
浙江是“千万工程”的发源地。这次浙江之行,考察团3天走了4个城市、11个点,涵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等内容。
“浙江走出了一条从整洁、和美、富裕、再到共富的乡村振兴路径。目前,南海与浙江的富裕程度差不多,但我们的环境短板突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区委办(区府办)副主任丁坚感受到南海的差距。他认为,南海要抓好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契机,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深化集体经济改革,加快建设绿美南海,久久为功,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除了乡村人居环境和集体经济,新质生产力也是南海干部关注的地方。宁波软件园是浙江省首批示范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通过工业软件与制造业相结合,带动当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宁波软件园,招商采取高标准、高门槛,通过高度集聚形成虹吸效应。”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家玉感慨,发展产业不能短视和急功近利,要有长期主义思维,在发展产业时,要积极寻找下一个风口,谋划未来产业的发展。
“浙江的产业布局更加有前瞻性和规划性,比如提前就为企业预留了土地,推动企业长期扎根发展。”南海区经促局局长冯惠恩表示,南海接下来将从多方面发力,一是完善南海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名单,二是将制造业和电商企业结合起来,互相赋能。区经促局还将联合海关、国资及电商企业,近期再去义乌深入学习。
“必须明位势而清醒、知不足而奋进。”顾耀辉表示,走出去才会深刻感受到南海的优势并不牢固,在产业层次、城市品质、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不断向改革要活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在考察学习中,南海干部们感受到浙江在改革发展中展现的魄力和担当。
“浙江干部反复对我们讲,‘基本生活靠集体,发家致富靠个人’,这种奋斗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韩峰在调研时观察到,浙江的集体经济走公司化运营之路,浙江农村采用“分红加提留”的模式,保障了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浙江注重乡村CEO的培育力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关键在于人才。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比如,东阳市花园村实现两次“一村并九村”,抓住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首个“村域小城市”培育试点等机遇,大力推进村域现代化,2023年全村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7.6万元。
“九江有23个农村社区,246个经济社,一些村社的集体经济很薄弱,我们也要抓紧推进经济社合并的试点,推动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九江镇党委书记罗淮东认为,九江要加强乡村运营思维的提升,把在地文化情怀与市场运营思维相结合。
“调研了一些典型村,其发展定位非常明显。有了定位才能形成特色,如义乌市李祖村,定位聚焦于吸引年轻人创业。”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海表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学习浙江经验,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定位、规划、产业、管理、科学分配等意识。
在浙江,从地方政府到乡村再到企业,都较好秉承了放长眼光、保持定力,形成了不为短期利益所惑、敢历千辛万苦的精神。
比如,东阳市始终将“影视名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将影视文化产业培育发展作为支柱核心,将横店影视作为“金名片”进行持续打造,实现影视文化产业的精彩蝶变。
“要一以贯之,而非一蹴而就。”在南海区住建局局长黄健鹏看来,浙江“千万工程”历经二十载,依旧保持生机活力,主要就在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南海在推动污水治理等方面,要借鉴浙江经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明确问题后一个个加以解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引入本土乡村运营官发展乡村经济,对此我们很受启发。”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惠颜表示,得益于“千万工程”,李祖村蝶变“绿富美”,吸引200多位创客,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文化创客村”。南海有不少典型村,接下来要结合“百千万工程”,对村庄资源进一步整理,招募一些青年才俊来乡村创业,对乡村业态进行系统策划。
“对于看准的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我们就要锚定目标不放松、甩开膀子加油干。”顾耀辉指出,要学习浙江地区“咬定青山、久久为功”的长期主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锚定目标不放松,积小胜为大胜。
政府有为国资有为“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得益彰
此次学习考察的4个城市,都能够比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推动市场、服务市场的作用,“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义乌为例,全年进出口总值超5660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5%。
“逛义乌的市场,就像逛商场一样舒适愉悦。义乌的成功不仅是发展战略的成功,也是政府的成功,市场创新的成功。”在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委书记岑灼雄看来,全市统筹规划,由国资建设,打造标准高,商铺集聚度高,配套完善、业态多样,做到了好玩好看好吃,这些都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崛起的重要原因。
义乌还实现了快速转型,如今,义乌70%以上的商户都兼营线上线下生意,26.4%的市场经营者是大学毕业生,正在建设“第六代”市场——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岑灼雄认为,对比义乌的专业市场,大沥还面临空间布局分散、建设标准低、建筑形态差、财政贡献度低等问题,接下来要科学布局,坚持土地集约、规划引领、片区统筹等原则,加大电商等新业态的培育。
在义乌,“政府有为”体现在抓好软硬件升级,弥补市场自然成长的短板,体现在牢牢抓住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和调控权,牢牢抓住物流场站的主导权,牢牢抓住土地出让一级市场。
“义务小商品城的经验表明,政府的力量在每个关键节点恰到好处的发力,国资牢牢掌控着调控权。”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表示,在市场培育的初期,国资的引领非常重要,这点对丹灶文旅业态的培育、科技土壤的培育很有借鉴意义,接下来丹灶要强化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的模式。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的有机统一。”顾耀辉表示,要把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充分放开,该服务的服务到位,政企之间保持良性互动,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大力发展人文经济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兴
文化的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浙江自古人文荟萃、繁华富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始终没有丢掉文化的灵魂,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共生发展,逐渐走出一条人文经济的路子。
温州丽水街古村,是2023年全国“千万工程”现场会的考察点。多年来,丽水街古村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国资+民企+村”三方合作共建的方式持续培育文旅融合IP,打造夜间光影演艺、夜间民俗活动、音乐节、星空露营等系列产品。
“丽水街古村引入县旅投集团,合力成立强村公司,由公司对古村实行统一运营管理,丽水街古村保留古村韵味的同时,植入文创、音乐、餐饮、民宿等多元业态,打造音乐节、夜经济等一批旅游新IP,吸引了村民回流创业就业。”梁惠颜认为,接下来南海要撬动社会企业联合开发大地艺术节沿线资源。
东阳市依托横店影视城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2023年实现营收约160亿元、上缴税款约7亿元,“影视文化+”带动产城、城乡深度融合。南塘夜游将乡愁情怀融入文艺表演,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历史底蕴、人文情怀、百姓情结有机融合。
“南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基础扎实,有条件在大湾区率先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实践样本。”顾耀辉表示,要坚持以文兴业,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兴。要坚持以文为魂,探索文化与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融合共兴。要坚持以文聚人,加快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文商旅消费新高地。
接下来,南海将探索组建区级文商旅投资公司,以国资力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文旅项目、古村古街保育开发和“水上南海”建设。依托宋城、开心麻花等项目,大力发展演艺经济,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南海。这次学习考察,浙江对侨胞资源的挖掘力度、对浙商回归的推动力度也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南海将结合实际,积极“走出去”开展恳亲活动、联谊活动、南商恳谈会等活动,广泛凝聚海内外各界力量共同助推南海现代化建设。
看浙江,想南海。必须更加清醒认识到南海各方面发展所处的位置、具备的优势及存在的短板。“南海不缺天时地利人和,不缺发展基础,不缺战略安排,但是缺危机感、紧迫感,缺闯劲、韧劲,缺精、细、实的作风。”顾耀辉表示,“1114”工作体系实施以来,南海高能级城市、高层次产业、高效能治理和高品位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谋划构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3+3”新型产业集群,并提出发展人文经济等思路,进一步完善了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顾耀辉指出,南海要力促思想作风之变,破经验主义思想、立精准决策意识,破“救火队员”意识、立“防火队员”意识,破等靠要思想、立主动进取意识;力促发展动力之变,推动传统产业快转型、新兴产业更壮大、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力促城乡形态之变,做好土地、转型、民生三篇文章;力促人文经济之变,坚持以文兴业、以文为魂、以文聚人,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兴,加快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文商旅消费新高地。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年智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