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天地 > 思想理论
“六治融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未来
时间:2022-02-11 16:27:34  来源:区委组织部_Admin

  ◎蓝海平

  在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中,社会治理充当着“守门员”的角色,关乎基层稳定大局。在南海,城乡结构长期二元,造成了管理人口多、出租房屋多、市场主体多、行政资源少的“三多一少”治理现实,基层负担尤其繁重,“小马拉大车”困境尤其凸显。倘若不能及时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则易发酵成社会情绪,进而影响基层稳定和政府公信力。

  在笔者看来,通过“六治融合”系统思维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能有效破解难题,引领南海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未来。

  1党建引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必须抓牢党建引领,让党组织这个领导核心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中发挥“火车头”作用。

  党组织力量强不强,对基层能否善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由于党组织软弱涣散,曾经的明星村居在内卷中一蹶不振,如是案例屡见不鲜。而即便起步较晚,但由于党组织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能带领基层迅速发展壮大。

  九江敦根是南海区九江镇的一个农村社区,成为九江基层善治试点后,敦根首当其冲抓起了党组织建设,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至36岁,“火车头”年轻有激情,干事有冲劲。随即以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为突破口,党员干部带头做,筹集资金、调整规划、综合整治……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了下来,矛盾变少了,环境变靓了,人心聚拢了。

  社区干部感慨道:基层治理党组织就是排头兵,“大家跟我上”而不是“大家给我上”,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2自治强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这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会治理如何打通村居“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必须发挥好村居自治的力量。

  南海有289个村居,基本面参差不一,在村居委员会组织法律法规框架下,自治制度的有效性显得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下,一套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并忠实地执行,就成为有效治理的法宝。

  多年来,南海探索完善村居联席会议制度,与“四议两公开”(“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诀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深度融合,确保治理有效。

  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生、集体经济、文化教育、社区建设……村居自治的大小事,筑成了基层治理的“底座”。

  除高效的联席会议制度外,在各条线推行网格化“微治理”,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能起到“绣花针”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网格化应成为一种思维理念,一种工作法,而非某条线的任务。

  实践证明,凡是能遵循有效规则开展自治的村居,其治理都是有效的,社会面都是比较和谐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村居这个基层社会治理最末梢,把大小事办好了,基础便固若金汤。

  3法治先行

  在“小马拉大车”格局下,村居“小政府”的现实弊端尤为凸显,成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天花板”。

  佛山素以区强镇活为施政特色,镇街被赋予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职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市场主体等要素激增,与上级赋予的有限的行政资源形成鲜明倒挂,于是被迫将部分社会治理的责任下移村居,使得后者成为事实上的行政层级。

  这在网格化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基层巡查员发现一宗问题,村居职责无法处置,于是向上提交,而上级部门认为没有足够人手去处置,又压回给村居——由此形成“回旋镖”现象。

  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踢皮球”现象,即由于法律法规和三定职责相对模糊的地带,承办单位之间互相扯皮,致使群众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

  上述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各级各部门的法治观念还不够强,没有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来要求自己,从“要我办”转向“我要办”。

  因此,要从法治的本源出发,依法依规办事,该区级办理的就区级办理,该镇街办理的就镇街办理,该村居办理的就村居办理。同时,也要协同办事,确实存在模糊地带的,相关承办单位积极会商,联合处置,共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4德治教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南海广大村居从传统乡村到现代社区的转变中,村规民约这一古老的规则依然彰显强大的教化力量。

  “老龙魂,精气神,谦恭让,齐发扬……”大沥镇盐步社区在旧版公约的基础上将公约修改成“三字经”,将盐步老龙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在这股精神的引领下,把基层党建、道德文明、人居环境改造、抵制两违、土地整治、村务公开等重点工作写入村规民约,以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村风。

  人的思想需要潜移默化地教化,而一旦形成风尚,人的素质和境界提升了,则能在思想源头上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

  在里水镇鹤峰村,村干部花了大量的精力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文明家庭、乐善好施、优秀党员……各种评比活动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他们还研究把这些评选指标数字化,让每一个鹤峰人一目了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这条村也因此成为南海乡村振兴的试点村居。

  因此,要把德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社会治理的精神内涵,构筑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

  5共治协同

  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共治”是一个核心。

  其一,党委要充当领导核心,提站位、把方向、抓重点,统筹各方资源,完善“两代表一委员”驻点直联机制。

  其二,政府要负责推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立体化矛盾受理体系,打造群众反映诉求15分钟服务圈。

  其三,村居要健全参理事会制度,积极吸引企业代表、志愿者、意见领袖等参与议事,提高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和群众知晓度。

  其四,广泛发动商协会、社会组织、楼长、栋长、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机制新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堆资源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而发动社会力量来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则能把大量的智慧聚焦在一个点上,事半功倍。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

  6智治支撑

  数字化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呼唤智慧治理,引领传统人海战术模式走向人机交互模式。

  政务便民热线、网格化平台、信访平台、公安110……众多渠道的工单汇聚到区超级工单中心,通过智能分拨实施标准化流转,辅以区领导驻点轮值和区领导交办等机制,推动企业群众诉求有效解决。

  这是南海智运平台正在开展的创新性探索,试图破解原有工单散乱的局面,在一个平台上,区决策层就能通观全区发生了什么事、处置得怎么样,进而作出准确的决策。

  如果把超级工单中心看作处置社会问题的后端,那么立体化的社会感知体系,就是发现问题的前端。

  遍布全区角落的数万个摄像头,就是发现问题的“眼睛”,在数字化逻辑里,这些摄像头拍摄的视频资源,被放入平台进行智能计算,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出有价值的事件:非机动车不戴头盔、渣土车非法运输、机动车乱停放……

  丹灶镇,数架无人机在每天的固定时点飞上天空,巡逻中发现的两违建设、乱闯红灯、乱摆卖等影像,被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识别,继而成为问题事件流转到职能部门处置。

  桂城街道和狮山镇,地面物联网连接了智能门禁、智能烟感、人体红外识别器、用电安全监测器等传感设备,对厂企、三小场所、出租屋等监管对象进行全天候监测,告警信息传输到系统平台,由专业巡查人员进行核查处置。

  如此等等,南海正在搭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构建起“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群众呼”的感知体系,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智慧。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