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南海
官宣!这59位民间高手成南海首批特色人才,有你认识的没?
时间:2019-11-20 09:45:00  来源:人才南海
9:46:5350多岁的罗村乐安社区居民周雁崧没有想到,初中毕业,纯手工制作20多年乐安花灯的自己,有一天会和人才这个词沾上边。

IMG_256

周雁崧正在制作花灯灯芯部分。

 

不止周雁崧有了人才这顶帽子,她的朋友圈里,擅长金箔锻造技艺的吴深龙、佛鹤狮头扎作的守艺人叶競循,也都成了南海区首批特色人才。

南海特色人才,是2018年南海区创新开展人才分类认定的第八类人才,这也是南海区首次将创客人才、民间艺术家、民间优才等难以用标准界定的民间高手列入人才体系。

只要有一技之长、一门绝活、一项爱好的民间高手,南海区将给予第八类特色人才名份。日前,南海区官宣首批59名民间高手纳入特色人才。

 

南海区首批特色人才(第八类人才)名单

IMG_257

IMG_258

IMG_259

(点击可查看大图)

 

记者从南海区委组织部获悉,2019年特色人才分类认定申报即将开始。如今,人才这个曾经阳春白雪的名词,正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创新背景

全省率先认定民间高手向社会发出求贤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作为全省人才工作先发区,2018年初南海区创新人才认定与扶持相分离,以空前力度推出人才新政《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暂行办法》及《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标准(2018年)》,统一了南海区人才的评价标准,为出台人才配套扶持政策提供了依据。

 

根据能力、业绩及社会贡献等,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将南海现有的存量人才及新引进的增量人才分为两个层次八大类。其中,一至四类为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分别相当于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市、区)领军人才,是引领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群体;五至七类为基础人才,是支撑南海整体发展、数量庞大的基础性人才群体。

IMG_260

周雁崧制作的精美花灯在孝德文化馆展示。

所谓高手在民间,人人皆可成才。201811月,为了完善现有人才认定体系架构,充分挖掘民间特色人才,南海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特色人才(第八类人才)推荐评定工作,正式向民间发出求贤令,这也是南海首次将创客人才、民间艺术家、民间优才等难以用标准界定的民间高手列入人才体系。

南海民间高手中本就藏龙卧虎,可原有人才体系并没有把他们纳入进来。如果伯乐缺位,这些人才很容易被埋没。

黄健忠直言,前期寻访中发现有些民间高手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或技能,具有一定的创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但缺乏正确的培育引导和政策扶持,影响了一些民间高手的创业热情。尤其是民间能工巧匠培训提升机会少,一些民间技能技艺正濒临失传,成为遗产,这正是南海人才分类认定新增特色人才的原因,是南海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一次大胆尝试。

此次申报认定,只要在南海区居住、工作、创业,其特长和手艺符合在全区范围内有特点、有专长、有影响,创造性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并作出较大贡献,或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积极推动作用等条件,均可申报。

同时,这项申报不受国籍、户籍、年龄和身份限制。创客、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优才、乡村振兴人才等人士,只要成功获评特色人才的,将可获得租房补贴、创业资助、培养资助、人才卡配套服务等多项扶持待遇。

分类认定

59名民间高手现身彰显文化传承创新

拿到南海区为人才专属定制的人才卡后,平洲玉器街的90后玉雕师周子周将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份——南海区特色人才。今后,他可获得租房补贴、创业资助、培养资助、人才卡配套10大服务等多项扶持待遇。

同样是民间高手,同样成为南海区特色人才的,还有狮山大圃颜峰村的佛鹤狮头扎作守艺人叶競循。佛鹤狮头扎作是叶競循的祖传手艺,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精通醒狮用品的各项制作。

 

IMG_261

佛鹤狮头扎作区级非遗传承人叶競循与他创作的佛鹤狮头。(资料图片)

 

上世纪70年代,叶競循开始在父亲的感染下接触扎狮工艺,一转眼便是数十载,用他的话说:我这一生都扑在狮头上了。一说起狮头,他总是双眼发亮,饶有兴味,也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坚守至今。现在,叶競循早已成为南海区内小有名气的狮艺制作高手,订单络绎不绝,狮头的销售不仅覆盖国内各个省份,甚至远销海外。

九江的养鱼高手张勇文,2018年设计并建成的全封闭恒温孵化车间和循环水育苗车间两个项目顺利投产,并达到百万营业额。他说,答应继承父亲的养殖场后,原本觉得做个养鱼佬低人一等,被认定为特色人才后他的想法变了,以前我只懂养殖,赚个辛苦钱,现在我要多动脑筋,推出更多新技术,打破水产人看天吃饭的局面。

IMG_262

《九江鱼花》纪录片,张勇文参与拍摄。

记者了解到,经过大半年的挖掘和自愿申报,59名民间高手从100多位申报人中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电子竞技、曲艺、书画、运动的文体达人,有剪纸、舞狮、龙舟、老手艺的能工巧匠,还有养殖、种植、创新创业的技术能手。

虽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来源于基层、扎根于基层。黄健忠介绍,59名特色人才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有特点、有专长、有影响;二是创造性成果得到社会认可;三是作出较大贡献,彰显南海文化传承创新。

IMG_263

金箔锻造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吴深龙。

最好的佐证是现任九江男子龙舟队教练吴国冲,在九江水乡长大的他,从小以养鱼为生。17岁那年,吴国冲开始在当地扒龙舟。到1984年,年仅20岁的吴国冲,在九江组建镇级龙舟队时成为其中一员。30多年来,吴国冲逐渐成长为龙舟队的灵魂人物,曾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担任第一棒火炬手。

龙舟界流行一种说法: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看佛山。而在佛山,实力最强的队伍又数南海九江。吴国冲在2011年转型担任九江男子龙舟队教练后,带领队伍参加中华龙舟大赛等多项赛事,截至2018年共获得奖牌252枚,其中金牌就达到206枚,成为金牌收割机的代言人。

对于自己获评南海区首批特色人才,吴国冲感到欣喜和激励,这个荣誉代表扒龙舟这个群体,是对扒龙舟职业的肯定,希望更多龙舟划手获此荣誉,更加热爱这份职业,避免人才断层,将南海龙舟文化传承下去。

展望未来

人人尽展其才激发传统技艺新活力

随着特色人才逐步出来,如何把分散的高手们聚起来,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黄健忠介绍,南海计划每年分类认定一批在文体艺术、生产生活技术、特色产业、创业创新等方面有一技之长、一门绝活、一项爱好的民间高手,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激活一批老字号、培育一批民间创客、传承一批民俗文化艺术技能,唤起对工匠精神的崇敬,激励支持民间高手扎根基层、创业创新,传承并发扬技艺。

南海还将加大力度支持特色人才新建各类创作工作室、创新团队等,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场所支持,发挥这些特色人才在队伍建设中的自我评鉴、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作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集聚融合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各类民间高手,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

IMG_264

非遗传承人指导学生体验金箔锻造技艺。(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认定有特色的民间高手,能够激励广大民间高手为南海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借此推动民间高手发挥特长,在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示范作用,并带头开展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激发传统技艺的新活力,同时推动其技艺、能力尽快由好看好用转变,助推创业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有效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南海用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民间高手

2018年,《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标准(2018)》中,首次提到创客、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优才、乡村振兴人才等民间高手,可获评南海第八类特色人才,并明确指出,特色人才分为文体艺术、生产生活技术、特色产业和创新创业四大类别。

 

文体艺术大类包括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等;生产生活大类包括技艺类、手艺类、服务类等;特色产业大类包括现代金融类、信息服务类、休闲旅游类、现代农业类、教育培训类等;创新创业大类包括科技创新类、文化创意类以及其他无法纳入上述大类的特色人才。有哪

获得南海第八类特色人才称号的民间高手,可获得租房补贴、创业资助、培养资助、人才卡配套服务等多项扶持待遇。

其中南海人才卡配套服务是对当前人才服务的升级和延伸,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的相关优质资源,为各类人才量身定制政务、金融、商旅、生活的一卡式综合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人才卡超过11000多张。

来源:今日南海、珠江时报

编辑:人才南海编辑小组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