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人才、提升价值、服务社会”,这是南海区高端人才联谊会的宗旨,也是南海高才会及八个分会近600名会员的向心力所在!作为医药卫生组别的会员,刘振寰为这个宗旨的诠释注入了鲜活的能量。敬业奉献的他30余年如一日;大爱至深的他待病者如家人;大匠传承的他带着团队攻克了脑瘫治疗的世界难题。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儿科医生,变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脑瘫康复专家”!
30多年前,他迎难而上,开始钻研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的脑瘫智障疾病;30多年来,他学针灸、学按摩,自创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已经成功拯救了3万多个孩子;近十年来,他还用利用休息时间走遍广东偏远地区,为当地百姓义诊。
他自称是“阴天下雨工作者”,面对的永远是父母忧郁的面孔和孩子泪流满面的神情。可是在患者眼里,他却是带来阳光和希望的救命天使。
时光倒流三十年,刘振寰可能不会想到,他会与脑瘫儿纠缠一生。
1981年,刘振寰大学毕业成了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让他命运发生转折的是几年后一对运煤货车司机夫妇的求助。
当时,运煤货车司机的妻子生下一个孩子,孩子因脑缺氧而生命垂危,很快发展到脑出血,转了几家医院都未得救,刘振寰决定冒险一试,15天后,孩子终于脱离危险。
然而一年半后,这对夫妇再次带着孩子找到了刘振寰,原来这个孩子被诊断为脑瘫痴呆儿。孩子四肢僵直、目光呆滞、口水直流,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反映,这种病在医学界传统定论里几乎达成共识,是“不治之症”。
“孩子的爸爸受到打击,天天下班后酗酒,三更半夜来敲我宿舍的门,说心里难受,想找我聊聊天。第二天酒醒后又打电话来道歉,说打扰我了。”刘振寰心里也不好受,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救!”
刘振寰(中)正在指导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这一年是1986年,当时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包括国外的教材都断言脑瘫儿、智力障碍的孩子无药可医、无法可治;国内也没有任何专门治疗、康复这类疾病的机构,全国只有刘振寰一个人在冒这个大险,在闯这个未知的领域。
很多人都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他甚至还被他的主任挖苦“医不治傻,治傻便是傻。”久而久之,大家都称他为“傻大夫”。
刘振寰向来取经的医生示范如何治疗
但是刘振寰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先后到美国、德国、法国进修学习。取经回来后,便埋头回顾总结曾经治疗过的500多份病历,仔细分析病例中蕴含的种种信息。
作为一个西医,他还到处求学,利用自己的节假日找民间的老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药浴,哪里有高人就去哪里求,学好后回来帮助愿意他帮助的孩子们。
然而一年后,30多个孩子一个都没有治好。又坚持了几年后仍然疗效甚微,刘振寰终于忍不住想放弃了,“当时我还是一名儿科医生,一般下班都晚上11点多了,还要去给这些脑瘫儿扎针,一扎就到凌晨一两点。”
未知的困难、体力的极限、家长的期盼、同行的不解都让他不堪重负。“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回忆起往事,如今年近花甲的刘振寰仍忍不住叹气。
这时候,给他当头棒喝的是一位来自青岛的患儿父亲。“他跟我说,你治好了100个感冒发烧的孩子,也只是尽了责任,无功无德;但是你治好一个脑瘫儿,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影响一大片人,是大功大德。”就是这样一番话激励刘振寰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
刘振寰(右)正在为贫困山区脑瘫儿童义诊并当场传授康复技术。
图片来源:广东省文明办
经过十年的研究和总结,刘振寰终于自创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通过中医+西医“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逐渐攻克了这个世界性难题,治疗有效率从10%到68%,目前已经达到87%。
治疗低智儿童初步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内外求医和征询的信函像雪片飞来,其中不少是来自香港、台湾、法国、美国等地的患者及其家属。刘振寰取得的成就在医学界也引起了轰动,美国、瑞士、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地的小儿科专家纷纷前来学习。
据初步统计,这些年来,刘振寰和他的医疗团队收治了4万多名脑瘫、智障、自闭症的孩子,有3万多孩子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这其中就有一对西班牙的夫妇慕名前来。他们的小孩因下肢瘫痪,3岁多了都坐不起来,更别说走路了,几年来看遍了西班牙的大小医院都束手无策。于是,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刘振寰。在刘振寰的针灸综合治疗下,小孩9个月之后就基本能走了,现在已经能上学了。小孩的父亲非常激动,“没想到小小的一根针这么有用!”
“虽然有一些孩子没办法治疗得和正常人完全一样,但是能生活自理,已经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解脱。”刘振寰说。
刘振寰(右)正在指导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图片来源:广东省文明办
1997年,为了全心全意研究脑瘫疾病,刘振寰忍痛和普通儿科告别,成为一名残疾儿童的专科医生。那个时候,快40岁的刘振寰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儿科主任医师,这个决定相当于让他放弃了这个努力了十多年的医学领域,他痛苦挣扎了半年时间才缓过来。
“其实做一个普通儿科医生的成就感远比现在多,因为一个脑瘫儿的治疗可能几个月、几年都没有办法治好。”他自称是“阴天下雨工作者”,面对的永远是父母忧郁的面孔和孩子泪流满面的神情。
刘振寰(右)正在用针灸疗法为患儿进行治疗。
图片来源:广东省文明办
除了精神上的压力,治疗脑瘫患者还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治疗中的每一位孩子要打8-10个穴位封闭、20支针灸,每天70—80个患儿,要针1500多支针,穴位注射800多次。
上午持续工作到中午1—2点,治疗结束刘振寰的腰都直不起来,下午还要去指导康复训练与按摩,工作量大不说,而且患者根本谈不上配合,经常是又抓又咬,十几副眼镜被抓坏了,两只手被咬得伤痕累累……
对此他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把自己的爱心、细心、精心、耐心和热心全部倾注在这些听不懂话的“傻孩子”身上。
刘振寰(右)正在为外国病人诊治。图片来源:广东省文明办
越来越多的人从五湖四海赶来求医,刘振寰的接诊排期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
在同事的眼里,他是一个工作狂,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他每天还会在微信上解答家长的问题。同时,一边带着90人的医学团队,一边还有30多名硕士博士学生。
但刘振寰还是觉得做得不够,“靠我们一个团队,24小时都不够用。”从2007年开始,他利用休息日、节假日走遍了广东的偏远地区,还到云南、贵州、宁夏、新疆、兰州、青海等地义诊。他给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上午给患者义诊,下午手把手教当地医生针刺按摩,晚上就给他们讲课培训。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么多年来他指导了数十家医院建立起自己的儿童神经康复科室,造福了越来越多的人。
此外,刘振寰和助手还用了500多个日夜编著了《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形成了一套实用家庭康复技术,为贫困地区的脑瘫孩子们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