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南海
佛山最需啥人才?书记点名三大类
时间:2015-06-29 14:11:20  来源:人才南海
    珠江时报讯(记者/操小山)怎样的人才算人才?佛山当前最需要哪些人才?在6月26日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刘悦伦提出,佛山将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人才结构优化升级,在引才方向、选才标准上更加突出效益导向、技能导向,制定接佛山地气的人才政策,引进适合佛山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佛山产业发展最需3类人才

    “实事求是地说,人才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短缺尤其是适应新时期佛山产业转型发展人才的匮乏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会议一开始,刘悦伦便开宗明义指出,当前佛山人才工作的方向和主要着眼点就在于,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人才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能够适应佛山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需求的不同层次人才。

    “牵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靠创新;牵住创新的牛鼻子,关键就是抓住人才。”刘悦伦进一步指明佛山人才工作的三个着力点及当前最急需的三类人才: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入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引育创新型人才;围绕支撑佛山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培育技能人才。

    就此,刘悦伦着重谈到,佛山是一座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大市,在引进掌握先进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的同时,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技艺精湛的“佛山制造”技能人才队伍。

    根据省人才服务局年初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佛山急需紧缺人才6000多人,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同时,佛山高技能人才偏少,仅14.5万人,占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的26%。

    拟明年3月出人才新政组合拳

    明确人才工作方向的同时,刘悦伦指出,新常态下务必转变人才引进理念,以企业为人才工作主体,政府则在搭平台、出政策、优环境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一方面,以高端平台聚集人才,包括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搭建人才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企业研发平台和本土人才培养平台等。例如,推动中国工程院团队对接佛山产业,筹建“互联网+”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另一方面,以政策创新吸引人才,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佛山产业布局,寻求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新突破。与此同时,要以环境优化留住人才,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完善配套服务等,为各类人才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结合自身多年来参与人才工作的切身体会,刘悦伦还特别谈及人才政策导向和人才评价标准,提醒避免进入人才工作误区。

    “什么样的人才算人才?不是有高级职称、名校毕业或海归背景的就是人才。我们不要装门面,把没有创造力的人引进来当人才。”刘悦伦直言,一直要躺在政府政策上去“吃饭”,根本不能到市场经济大海里去“游泳”的人,大多数都不是人才。

    “如果有发明专利等实质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需要的人,那就是人才。”刘悦伦认为,佛山的引才方向、人才评价标准体系,都要突出效益导向、技能导向,结合本土实际,制定接佛山地气的人才政策,引进适合佛山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雅林在会上透露,接下来我市将力争用近5个月时间形成一份“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一套人才政策汇编。初步计划于明年3月前后统一印发,打出人才新政组合拳。

    出席本次会议的市领导还有副市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麦洁华、王玲。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