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南海: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全力引育创新人才
时间:2024-12-18 15:18:00  来源:区委组织部_Admin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美慈通讯员南宣报道12月16日,南海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育座谈会,总结2024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并提出展望与计划,科创平台、科创团队和科技服务机构代表建言献策,合力推动科研院所迈向新能级,全力引育创新人才,汇聚创新强大合力。南海区区长王勇、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梁达明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南海区科技局局长薛佩华介绍了2024年南海科技创新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南海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不断增强,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区科技局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人才勇挑大梁,科技喜结硕果。作为2018年的区级团队企业,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育方面都有亮眼的成绩,企业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持有量已超90%国内同类型企业,成为广东省首家也是目前广东省体量最大、产品线最齐全的三类骨科内植物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企业。

  接下来,南海如何立足资源禀赋,高质量推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会上,科创平台、科创团队和科技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做好引才留才工作等内容建言献策。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副院长程昱建议,可通过成立基金,以研究院为纽带打通企业与银行的联系,借鉴桂城“投贷联动”等做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力合星空·728创域联合创始人刘峰则认为,南海要做好城市品牌的宣传,做好优才育才生态,让市场发挥作用吸引人才。

  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峰表示,科创平台要以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来凸显优势,一方面要发挥带头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加大力度,另一方面以招引、孵化培育人才团队的数量质量作为考核重要指标;在打造东西双核科创引擎方面,接下来要会同各部门,加强优质人才团队、企业集聚区域以及科创平台周边配套的建设。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育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向科技创新倾斜,为科技人才打造良好发展条件。”王勇现场提了5点想法:第一,转化至上,一要以市场和应用为动力,二要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的路径,三要推进项目向企业转化。第二,平台在地,一是与本地产业、企业形成共生关系,二是扎根本地且具备生存造血能力,三是要有专业化、高效运营的团队。第三,育人有方,南海通过机制培育三方面的人才,一是研发型人才,二是技能型人才,三是管理型人才。第四,优才落实,首先要在生活保障上做到优待,其次要提供创业支撑,最后是国资支持发展。第五,支持加力,一是扶重点平台,二是挂研发榜单,三是投招商投资,四是提服务能级。

  王勇表示,要提高争取资源的眼界,向上争取上级资源和支持,政企协同提升科技服务能力;要提高沟通合作能级,南海有完整的产业链,要素适配性也好,各方要素一匹配,协同效果就有所不同;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让科技服务业提供长久且专业的服务。

  2024南海科技创新成绩

  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中试平台36个,概念验证中心7个,依托“益企创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生产性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不断增强。

  人才团队建设

  完成两批次人才团队申报,立项49个。

  对外合作交流

  启动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促成超4700万元研发经费投入,超过70项合作落地,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科技创新能力

  1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