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南海乡村,让年轻人找到“诗和远方”
时间:2024-02-19 17:19:50  来源:区委组织部_Admin

  新春时节,离开喧嚣的都市,畅游南海秀水明山之间,一个个村庄镶嵌其中。走进这些村庄,仿佛打开了“万花筒”——

  西樵儒溪村八景之一“拱桥晚望”旁,荒废已久的旧屋变身拱桥咖啡馆,成为乡村网红点,一波又一波游客闻香而来;

  九江海寿岛上,改造后的方舟民宿,空间美学与龙舟精神在此交融,半是白色半是青,渔舟荡漾芭蕉情,成为岛上诗意的坐标。独特的江岛风情迎来20000多人次游客,又一次刷新了九江乡村游的纪录;

  大沥大镇社区朝阳花海油菜花、金鱼草花开正茂,市民三五成群结对“打卡”。回娘家的黄小姐忍不住感叹:“村里美得像公园,这确实难得。”

  ……

  答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这道考题,南海以“基层治理、群众路线、美学赋能、志愿服务”为切口,让乡村实现肉眼可见的改变,真正成为幸福生活的向往地。

  “瞬时美”到“恒久美”

  基层治理焕发村居活力

  杜鹃翻墙探望、老人树下闲谈、车辆规范停放,九江敦根村村民生活惬意安逸。但如果回到5年前,你看到的或许是村民为了停车位而争吵的画面,或是垃圾乱堆的糟心场景。

  这一切,都在敦根村试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下悄然发生变化——人居环境整治有困难,党员干部带头上;停车收费有阻力,党员干部带头交;服务人手不够,党员义工带头干……

  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了敦根村基层治理工作“千条线”。“在基层社区,党组织要做领头的,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敦根社区党总支书记郭文洪说,在党员干部带动下,越来越多热心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从“后进村”变为“示范村”的,还有大沥大镇社区。有别于敦根村,大镇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是用可观可感的成果激发群众积极性,以生态振兴撬动全面振兴。

  民建村是大镇社区的第一个试点,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腾挪闲置用地打造特色花海,成功让民建村变身网红打卡点,其示范效应迅速辐射到其他10个经济社,由此掀起了一场社区全民参与的“十月围城”大清理大整治行动。

  民建村是南海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南海各村(社区)累计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垃圾、卫生黑点超27万处近140万吨,拆除危旧房、乱搭建等3万多处超30万平方米,清理出闲置地累计超6万平方米,显著改善了村居环境。

  用好党建引领“主引擎”,南海凝聚基层智慧力量,焕发基层生机活力,提升基层人居品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要我美”到“我要美”

  共建共治绘家园美景

  “街坊们,新一期‘红黑榜’更新了!”每到月中,桂城中区社区居民最关心“干净整洁文明户红黑榜”的发布。2022年,中区率先在桂城街道表决通过《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自治公约》,实施“干净整洁文明户红黑榜”机制。

  《公约》对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房屋建造都有细化约束。除了村民,在中区社区居住的其他居民、新市民等人员以及经商的企业商铺等同样受《公约》约束。“通过这样的制度,让文明的生活习惯成为社区的传统、居民的自觉。”中区社区党委书记冼瑞初说。

  乡村的生态与环境需要修整,乡民的信心与幸福更需要重振。一纸公约推动乡村“颜值”与“气质”全面提升,村民在具体实践中不断领悟和落实自己的应尽职责、应履义务。

  群众当“主角”,南海乡村从“安居”升级到“宜居”。

  狮山招大社区以街头巷尾的门面家庭为试点打造小花园。廖秋明是首批“花友”,她说:“以前我不种花,因为不会,又嫌麻烦。但是看着庭院越来越美,热情就上来了。”群众示范带来“蝴蝶效应”,社区顺势成立花友会、推出美丽庭院年度评选活动,以家庭“小美”带动乡村“大美”。

  西樵儒溪村发起“美丽巷道”活动,村民自发以片为单位清理杂物、改造空间、展示成果,让原本杂乱的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新的茶余饭后休闲之地,实现乡村“长治久美”。

  不难发现,南海在和美乡村的建设中要抵达的是村民的内心。聚焦群众主体,坚持群众本色,撬动群众力量,促成村民从意识的觉醒到风尚的形成。

  乡村之美,见人见物。近两年,南海共新建农村“四小园”9306个。仅2023年9月以来,超3万人次参与到“四小园”建设管护工作中来,在群众中营造了“和美家园自己建”的良好氛围。

  “外在美”到“气质美”

  美学赋能实现“百花齐放”

  大年初四,阳光明媚。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漫步社区,与两个艺术创作团队不期而遇,她不禁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他们喜欢儒溪村。”

  作为南海大地艺术节片区之一,儒溪村引来越来越多艺术家“回流”。“儒溪村环境优美,让我们有更好的状态进行创作。”2023年9月,樵影视觉工作室从城区搬到村里,工作室成员李均良说,这里不仅是理想的工作场所,还是接待客户的上佳场所,客户对新门店很是喜欢。

  不只是儒溪村,古树葱郁的凰岗村、古今融合的松塘村、“西江之舟”平沙岛、“童梦庄园”水南社区,立足本地资源与人文特色,以美学赋能乡村振兴,使村居从“外在美”转为“气质美”。

  九江水南社区依托乡村美学研究社,以整村规划、色彩涂鸦、植物艺术、家训版画等艺术形式改造农房。如今,沿着村道一路深入庄园,沿途的光头强列车、多巴胺房子等主题墙绘成为一道道独特风景。

  美学赋能不仅带来了环境提升,还带动了“美丽经济”,吸引带动年轻人回乡创业。水南通过活化旧屋再集中招租,谋划木工作坊、轻餐饮店、3D打印创意空间等新业态。同时善用村中资源,主动链接本土美育教研机构积极探索自然美育产研学。

  落脚之处有故事,目之所及皆风景。乡村拥有无限可能,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在南海不断涌现,实现“百花齐放”——里水流潮社区建设南海花卉博览园,绘出“赏花赏鱼赏新村”的新画卷;九江敦根社区深挖“二月二龙抬头”“生菜文化”“老根文化”等特色文化,把村史“画”在河涌两旁,打造开放式的村史馆。

  让乡村更加多姿多彩,在润物无声中滋养民心。接下来,南海将以美育建设为切入点,通过设立艺术创作基地、美育工作站、乡建特派员,持续兴办大地艺术节、乡村大戏台等形式,重构乡村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

  “一处美”到“一片美”

  志愿服务凝聚社会合力

  放眼是湖光潋滟,入耳是水淙鸟鸣,身处九江下西社区,彷如进入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秘境。

  下西乡村美景的塑造,离不开志愿者长年累月推动的“美颜”工程。70岁的李斌泉退休后把志愿服务当成工作,每日“上班”,常备锄头、铲子等工具在后备箱,随时帮忙清理垃圾、种植花草。

  像李斌泉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下西村头巷尾、广场游园、坑塘沟渠,每个角落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助力村庄焕发新活力。

  为进一步提“颜”增“质”,下西以2023年九江乡村振兴擂台赛为契机,深化实施积分制管理,成立22支党群志愿服务队,汇聚党群志愿者200余人,开展“四小园”“美丽庭院”建设等志愿服务超500场次。

  村居点燃的志愿服务“星星之火”,逐步增点扩面。广大企业、青年人才、团员、亲子家庭成为南海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的重要参与力量、支持力量。

  2月初,位于九江河清社区的东丽膜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组织员工开展美化环境活动,清理草丛、灌木丛里的垃圾,为厂区及周边环境添上绿美底色;在丹灶东联社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团队立足专业优势,开展“四小园”美化改造志愿服务;西樵西岸林场等各大林区内,团员、少先队员、亲子家庭凝聚成多元力量,打造“林长+志愿者”合作机制,累计开展巡林护林志愿活动120余场。

  在此期间,南海整合各方资源,让志愿服务从原来民间自发的“游击战”,上升为制度化、常态化的“集团军”。南海印发《“百队千社万人行”工作指引》和《第一季度主题清单》,部署动员1197支志愿服务队到结对村(社区)开展绿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全区上下迅速行动,掀起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

  志愿服务吹暖一城新风,送来的不仅是清新风貌、人居秀美,更带来文明乡风,为美丽乡村增彩赋能。

  满眼苍翠皆诗意,绿水青山入画来。更加清爽的人居环境背后,是治理之变、群众之变、内涵之变、队伍之变,村村有风景、处处景不同的美丽画卷正在打开。

  和美乡村,前景可期。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梁慧恩 周钊泷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