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天地 > 思想理论
攻坚“专精特新” 南海一定行
时间:2021-08-23 15:54:54  来源:区委组织部_Admin

  ◎伍康希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是“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上。

  无疑,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宏伟决策,为发展以“专精特新”为主攻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彻底破解“卡脖子”难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迸发大能量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取得了令人亮眼的成绩。“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据工信部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已培育了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批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7月19日,工信部公布了《关于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公示》,2930家企业中424家已在或曾在新三板挂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孵化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千家“单项冠军”企业。

  今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2021年~2025年,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3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抢喝“头啖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自2018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各地争先恐后抢项目、抓投入、强硬核、促升级,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地带动地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珠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扬帆出海

  珠海着力打造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使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工业经济规模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随着一批优质企业得到梯度培育,还先后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截至目前,珠海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其中澳龙船艇、长园共创、欧比特、泰坦新动力等为全国第二批入选企业,新德汇、博雅科技等入选近日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名单。此外,珠海还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家。

  位于金湾的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12月落地以来,已拥有16条锂电池隔离膜湿法生产线,设计产能约15亿平方米/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离膜制造商。

  补齐产业链短板,打破技术垄断,是珠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大亮点。该公司专注于NORFlash闪存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已成长为广东第一、全国前三大NORFlash设计公司,改写过去被美国和台湾企业垄断的历史。

  珠海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从技术创新生力军到“专精特新”的“小巨人”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珠海创新企业的澎湃活力。

  提及珠海天威,业内人士无人不知其乃全球通用耗材行业龙头企业的金字招牌。旗下的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成为目前国内位列第一的纺织类分散及活性打印材料制造商。

  把目光放在浩瀚的宇宙,由珠海欧比特自主研发及运控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正在太空翱翔。作为宇航芯片龙头,如今的欧比特稳步推进宇航电子、卫星及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业务板块工作。

  包括天威新材、欧比特,一批奋进发力的珠海行业龙头企业,近年相继上榜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珠海,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来自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已初具规模,成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特区”呼之欲出

  2月25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绵阳科技城探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特区的科学路径。在推进科技城建设中,四川省绵阳市从“着力培育各类创新主体,着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推进创新产业发展,着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着力抓好发展环境优化”等六大方面大胆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果。

  自建城以来,绵阳先后承担国家级重大改革任务78项,累计荣膺国家级科技奖励64项,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特别是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达1065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4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7户、高成长型企业68户,近五年来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余家,该市初步形成“千亿级企业领航、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大企业大集团群体。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这一双重叠加的重大战略机遇面前,绵阳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的战略构想。

  《实施意见》中明确,支持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制定成渝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支持布局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长江流域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模拟实验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建设川藏铁路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接下来,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集中资源和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与成都、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全面提升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松江:专精特新“小巨人”层出不穷

  上海市松江区近年来向改革要发展动力,通过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茁壮成长。

  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松江区目前已逐步形成国家级、市级、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均为“十三五”时期培育,其中10家被工信部确定为首批重点扶持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8家,较“十二五”末增长4.5倍,数量均位列全市第二。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7家,为制造业单项冠军、行业隐形冠军的储备奠定了基础。

  松江区力争到2025年,形成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小巨人”企业、10家单项冠军和产业链领航企业梯度发展的新型格局。此外,还要打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枢纽、松江新城“三张王牌”,形成一批新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地标性项目,勇当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三、南海再出发:群雄逐鹿,舍我其谁?

  南海,天生就是一块改革创新的热土。

  从“敲锣打鼓贺富”到“六个轮子一起转”,从改革开放首富县到落下农村土地改革第一锤,从草根力量的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到千帆竞发的“隐形冠军”集群发力……每当重大历史关头,南海总是当仁不让地勇立时代发展潮头,向世人交出亮丽的答卷。

  当下,当“专精特新”成为战略竞争焦点时,南海当然不会落于人后。在今年公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南海3家企业榜上有名;佛山今年入库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共有306家,南海独占135家,位居五区第一。此外,南海目前还拥有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109家。

  南海用骄人的成绩,再一次诠释了“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如今,南海再出发,又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呢?

  (一)攻坚“专精特新”,优化创新环境是关键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其最鲜明、最耀眼的成色。要在抢占“专精特新”战略制高点的竞争中赢得先机,打造一流的创新环境至关重要。

  1、造大声势,营造一流创新发展氛围。进一步优化营商和创新环境,鼓励更多人创新创业,通过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发掘培育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整合资源,优化一流创新发展生态。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创新生态,通过财政、金融、规划等政策层面的多措并举,整合全社会资源,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3、畅通渠道,构筑一流产融合作平台。积极搭建产融合作平台,强化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开辟上市融资绿色通道,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4、做好评估,打造一流创新合作空间。通过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同时,还要借助国家力量落实好多双边的国际合作机制,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二)攻坚“专精特新”,强化科技赋能是核心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之本。而科技创新则是驱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1、深耕基础研究,打牢发展“根基”。放眼大局,以世界科技最前沿的发展视野,把准命题、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障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从而率先赢得发展先机。

  2、促进互联互通,做强核心“链条”。通过打通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环节,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等核心环节的一切障碍,特别是探索打通高校科技人才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旋转门”,让高校智库尖端人才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3、壮大数字经济,实现产业“赋能”。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壮大数字经济,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赋能,从而不断构建新业态新发展模式,是南海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4、加快流程再造,激活创新“潜能”。紧紧围绕科技人员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来进行科研管理流程再造,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全面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真正让“科技南海”“创新南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攻坚“专精特新”,厚植成长沃土是保障

  梯度化培育优质企业,围绕短板弱项提升创新能力,围绕企业痛点难点开展精准化服务,是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做好谋篇布局,厚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沃土。

  1、依托金融区,打造科技城。建议利用广东金融高新区强劲的金融辐射力,以桂澜路北延线为中轴,拿出北起广佛路、南至穗盐路的黄金地段,打造南海科技孵化城,将其建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使之与一河之隔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形成金融+科技“双星拱月”式的创新竞合发展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再叠加政府综合服务资源,配套优厚招商引资政策,以更加诱人的营商环境广纳世界级尖端科技人才,加快推进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和孵化,使之成为南海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迸发民营力量,实现协同发展。南海民营经济经过40多年草根式蔓延发展,亟待转型升级。精准把好这一时间切口,鼓励民营企业横向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行动,推动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全新产业发展生态。

  3、笃定主攻方向,练就独门绝技。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家一如既往地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专精特新”为主攻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练就一身过硬的“独门绝技”,从而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列阵走上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承载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与担当,排除万难,蓄力远行,南海一定行!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2017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 技术支持: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大道北88号(区府机关大院)区委楼526室

联系电话:0757-86337323 传真:0757-86226955 邮箱:zzb_bgs@nanhai.gov.cn 邮编:528200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53000733 粤ICP备09102853号